DB34∕T 4835-2024 稻茬蚕豆栽培技术规程(安徽省)

ID

C2923ADBE3E348338C701E08C4543952

文件大小(MB)

0.18

页数:

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05 .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4835—2024,稻茬蚕豆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broad bean after rice harvest,2024 - 07 - 30发布,2024 - 08 - 30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4835—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桐城市种植业管理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斌、章守富、叶卫军、刘志宏、吴泽江、赵龙中、方海维、田东丰、杨大庆、王海霞、叶爱青、王祥、王玲、蒋云鹏,DB34/T 4835—2024,1,稻茬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稻茬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稻茬蚕豆栽培技术规程 稻茬蚕豆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茬蚕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降渍、施基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稻区蚕豆的稻茬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23461.7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7部分:豆类,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土壤 4.1,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灌溉用水 4.2,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空气 4.3,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5 整地降渍,深沟降渍 5.1,田间开 30 cm 以上深沟,畦沟、腰沟、边沟依次加深,保证水分控排畅通,高垄降渍 5.2,DB34/T 4835—2024,2,低洼地块,起垄以抬高耕作层,垄高 30 cm 以上,6 施基肥,结合整地或机播,每 667 m2 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 kg,7 品种选择,选用已通过本省或国家审定/登记/认定、适宜安徽种植的蚕豆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中大田用种以上的规定,8 播种,种子处理 8.1,选用具有光泽、饱满、无虫蛀、无霉变、无破裂的种子,播种前晒种 2 d~3 d,播期 8.2,水稻收获后 15 d~20 d、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方式 8.3,机械或人工播种,播深 3 cm~5 cm,种植密度 8.4,大籽粒品种(百粒重120 g以上)8 000 株/667m2~10 000 株/667m2,中籽粒品种(百粒重 70 g~120 g)10 000 株/667m2~12 000 株/667m2,9 田间管理,摘心打顶 9.1,植株开花10 层~12层时,及时摘心打顶,肥水管理 9.2,开花以后保持土壤含水量20%~30%。封垄前长势不足,可追施磷酸二铵 5 kg/667 m2~15 kg/667 m2,10 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 10.1,坚持绿色防控,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常见病虫害 10.2,常见病虫害有赤斑病、锈病、根腐病、豆象、蚜虫等,DB34/T 4835—2024,3,药剂防治 10.3,按照 GB/T 23461.7 的规定执行,11 采收,鲜荚外观浓绿、豆荚饱满、脐色转黑时采收,12 生产记录,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采购记录及肥料、农药使用记录,种植全过程农事活动记录,资料保存不少于2年……

……